2023-03-01
 
ACO公布利曼百週年纪念大赛出赛名单 共计62支车组将接受严苛考验
2023年03月01日  

于今年迎接100週年纪念的「利曼24小时耐久赛」将有来自世界各地、达到参赛规模上限的62支车组迎接严苛考验。

如何挑选利曼大赛参赛车组?

被坊间誉为「赛车界三大赛」、「耐久赛车界三大赛」的利曼大赛于1923年举办首届大赛。

期间仅在1936年因法国全国大罢工与1940-4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重建期停办,为目前歷史最悠久、且拥有最多传奇故事的赛车耐久赛中网体坛oubili.com

ACO公布利曼百週年纪念大赛出赛名单 共计62支车组将接受严苛考验 中网体坛,oubili.com

虽然利曼大赛每年都有近百支车组有意前往决战舞台「萨特赛道」接受这项严苛考验,但为了维持各车组的参赛品质。

主办利曼大赛的西法赛车会[ACO]设定了最大62支车组的参赛规模,并设下数项基本要求:

——参与FIA主办的世界耐久锦标赛[WEC]。

——夺下ACO主办的欧洲利曼系列赛[ELMS]、利曼盃[Michelin Le Mans Cup]或亚洲利曼系列赛[ALMS]的分级冠军,其中各赛事LMP3级冠军需在LMP2与GTE-Am中择一。

——取得合作赛事北美耐久赛[IMSA]的推荐资格。

——获得ACO的推荐资格。

经过ACO的筛选后,被视为100週年纪念大赛的2023年利曼大赛将如同WEC般分为Hypercar、LMP2与GTE-Am等3个分级,以及透过ACO的「Garage 56计划」出赛的特别车组等共62支车组出赛。

Hypercar[16组]:Glickenhaus、Cadillac扩编规模

进入战国时代的Hypercar级除了以卫冕军Toyota为首的7车厂、13支WEC参赛车组外,LMH阵营中规模最小的Glickenhaus,以及本季代表LMDh阵营出赛的Cadillac都将扩编参赛规模。


Glickenhaus虽如同去年将派出709号作为第二个车组,不过在多位主力车手接连被其他车厂挖角下,这家美国小车厂目前仅能确定两位法国车手Romain Dumas与Franck Mailleux的阵容。

Porsche阵营虽少了最快要到WEC后半赛季才会出赛的98号Proton车组,但车厂将以厂队Penske名义推出75号车组维持4支车组的规模;

本季和CGR车队合作参与WEC的Cadillac则是追加推出3号车组与厂队体制的311号AXR车组,达到3个车组的规模。

义大利车厂Isotta Fraschini虽曾公布将透过参与4月底的斯帕耐久赛取得参赛基本资格,不过ACO最终没有纳入出赛名单与预备名单。


LMP2[24组]:清一色使用Oreca赛车

身为本届大赛参赛规模最大宗的LMP2级共有24支车组,且各车组清一色採用法国製Oreca 07赛车,使本组的观战重点在于赛车妥善率与细节调整。


除了以Alpine、Prema、United Autosports、WRT与Jota为首的11支WEC车组外。

ACO还遴选从各系列赛脱颖而出、同时也是本大赛常客的Panis、Cool、Graff、Algarve Pro与去年首度跨足原型赛车的Ferrari厂队AF Corse等等共13支车组。

其中8支车组将因接纳以业余车手居多的FIA铜级认证车手出赛而被列为Pro/Am次分级。

GTE-Am[21组]:迈入最后一年,Porsche与Ferrari仍为参赛最大宗

如同LMP2级,今年将迈入最后一年的「GT耐久赛车」技术赛车将仅剩GTE-Am分级,并将有Aston Martin、Ferrari、Porsche与Chevrolet等4家车厂参与。

其中卫冕军Aston Martin将有以2支WEC车组为首的5辆、最大宗的Porsche为8辆、Ferrari为7辆,Chevrolet仅有参与WEC的1支厂队车组。


最后一支参赛车组为透过ACO特别名额「Garage 56」出赛的美国NASCAR车队Hendrick,将使用特製NASCAR赛车出赛的该队将透过前F1世界冠军Jenson Button、NASCAR明星车手Jimmie Johnson与Audi签约车手Mike Rockenfeller的阵容让满场车迷体验NASCAR不同于欧洲赛车的韵味。

预备车组[10组]:GTE-Am为大宗

为了防止参赛车组因故退出赛事,ACO也如歷年般公布规模为10组的预备参赛车组,其中包含LMP2级3组、GTE-Am级7组。


位居预备名单首位的为长年使用Ferrari赛车出赛的瑞士GTE-Am车队Spirit of Race,其次为横跨欧美两国出赛的LMP2车队DragonSpeed,第3顺位为美国Ferrari厂队Risi Competizione。


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 中网体坛无关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邮箱:service@cnso360.com